捕月魔君卡里古拉──存在的荒謬

preview6

老實說, 不太滿意導演的表達手法。太保守了。

在劇後的分享環節中, 導演說他以比較「人道」的方式去處理這個劇, 為卡里古拉的荒誕行為找出理由。他說可以做得很血腥, 如以紅漆代替紅布; 也可以做得很色情, 那些強暴的畫面可以再做得露骨一些。但他說不希望觀眾只著重暴力和色情的畫面, 因為他希望觀眾能夠深思劇中的對話。

天哪, 這根本是自相矛盾的。荒謬之所以為荒謬, 就是因為找不到理由; 卡里古拉之所以成魔, 根本就是對荒謬感的非理性反擊。所謂道德標準, 在卡里古拉眼中都沒有價值, 因為一切都是荒謬的, 一切都將歸於虛無, 暴力和縱慾都是一種對虛無感的嘲弄。當卡里古拉強姦臣子的妻子的時候, 我想起了《密陽》全度妍色誘牧師對仰天長「笑」的一幕, 都是對天神的一種無力還擊, 明知沒有用還是要去做, 這才是荒謬感的極致, 為什麼要遮遮掩掩, 不讓觀眾直視演員心中的恐懼與無畏之間的爭扎?

導演說不希望大家只看暴力色情畫面, 這真是對觀眾的一種侮辱。正如《色‧戒》不可以沒有那三場情慾鏡頭一樣, 暴力和色情也就是人對上帝的把弄的終極武器──把人之所以為人的東西都拋棄了, 你還可以拿我怎樣? 所以說應該把色情和暴力的尺度加深, 或許可參考Haneke《Funny Games》的作法, 脅迫觀眾代入卡里古拉的痛苦之中。卡里古拉在強暴貴族妻子的時候應該讓觀眾看到演員的表情, 以男主角的演戲功夫, 應該駕馭得了這個場景吧。總之要加強觀眾的代入感, 不能像導演所說的要抽離, 令觀眾明白每一個人的存在都是荒謬的, 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, 因為大家最後都殊途同歸。 卡里古拉想代上帝擲骰子但最後失敗, 就更加深因荒謬而油然而生的無力感。

另一個讓我不滿的地方是導演強調這是一個寓言劇, 不是一個歷史劇, 所以舞台的設計很簡約。omg, 又一次把觀眾當成白痴。

雖然有很多不滿, 其實只是自己的雞蛋裡挑骨頭。老實說, 導演決定在香港選這樣的劇本, 已經很有guts;  在這個時勢開這些叫好(除時不叫好)不叫座的劇, 也足夠讓我叫一聲bravo了。另外, 男主角(邱廷輝)很出色, 演活了整個劇, 尤其聽他分享如何代入最後的「追月」場景,  十分有趣, 很同意他說「月色是神秘的」這句話。另外, 西比奧(凌文龍)其實也是整個劇的靈魂。 沒有西比奧, 整套劇可能只是一個胡鬧; 因為西比奧, 卡里古拉的追月才能有真正的意義。

1 則留言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