究竟是什麼可以讓人看見小悅悅被車輾過也不理會呢?輿論的普遍反應,是驚嘆國人的冷漠,紛紛譴責旁觀者。不過,在譴責以外,其實我們可以想深一層,這是不是代表了人性最深層的自私自利呢?
這可不一定。除了認定旁觀者就是不可救藥,甚至把事件上升為民族性的卑劣外,旁觀者效應(bystander effect)的影響也不容忽視。當你一個人看見「孺子將入於井」,你會奮不顧身的救他;但在人來人往的城市中,看見一個人被刺殺,你會想:「反正會有其他人報警/救援的」,於是便心安理得地不干預。人人都這樣想的話,難怪不論是小悅悅,還是Kitty Genovese,都沒有人伸出援手。
利他主義──見義勇為的代名詞,在人類社會是否如空中樓閣?自私自利、弱肉強食,是否就是人類的本性?如果見義勇為這行為,是需要誘因才能夠在社會中推廣開去,是否貶低了人類的靈性?且看看經濟學家是如何看這問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