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精神病人的塗鴉到原生藝術

Fleurir l’Amérique Président Stubborn, 1951-1960.
Aloïse. Le richet solaire
Exhibition at the Collection de l’Art Brut from 2 June to 28 October 2012
http://www.musees.vd.ch/en/musee-des-beaux-arts/exhibition/past-exhibitions/aloise-le-richet-solaire/

aloyse-incarnation-de-portrait

Le Sacre de Marie-Louise et Napoléon par Pie VII
Le Sacre de Marie-Louise et Napoléon par Pie VII(1917-1924)
More work of Aloïse at http://www.aloise-corbaz.ch/werke.aspx

1)

驟眼一看,這些畫作一點也不吸引。

如果不給你相關的脈絡,大抵你會以為,這只是一般的塗鴉而已。

即使告訴你,這些畫作其實是由一位精神病患,33歲到77歲時持續不斷地畫成。也許你會覺得驚訝,但未至於會稱之為藝術─畢竟誰會認同瘋子畫的東西?

2)

這位精神病患的名字叫阿洛依絲‧柯洛巴斯(Aloïse Corbaz),是一名生於瑞士的家庭教師。她曾經於1911-1914年期間,擔任德皇威廉二世宮殿神職人員的家教,並在此時愛上了威廉二世。後來一戰結束,柯洛巴斯一直寫情信給根本不可能回信的威廉,最終在33歲的時候,被診斷患上精神分裂症而送進精神病院。

大家看到的畫,都是柯洛巴斯利用鉛筆或蠟筆,以「戀愛的女人」為題,繪畫了大量宮廷、歌劇或舞台劇為背景的作品。柯洛巴斯的作品不但有很強烈的生命力,更充滿了「恐懼留白」(Horror cacui)的藝術技巧,把整個畫面的每一吋空間,都填滿了畫家想像出來的細節。

3)

阿洛依絲最早期的作品,都因被視為垃圾而被丟掉。後來,超現實主義(Surrealist)興起,1922年,當畫家Max Ernst贈送《精神病患藝術作品選》(Bildnerei der Geisteskranken)予法國詩人Paul Eluard時,作品背後呈現的那種,無意識狀態下的「真實」,震動當時法國超現實主義的圈子。

阿洛依絲的作品,遂被人重新發掘。後來法國藝術家Jean Dubbuffet把阿洛依絲這類由精神病患繪畫的作品,命名為「原生藝術」(Art Brut)。於是,藝術被重新定義:只要有原創性,而且有強烈想要表達的衝動,也應該被視為一種藝術。

對於阿洛依絲這類素人藝術家,策展的意義,便不只是在於直接把畫作呈現出來。要把她們的故事說清楚,策展人必須為作品賦予恰如其分的情境和脈絡,引起大眾的興趣和共鳴。策展人在這裡的角色,和原創者其實同等重要:重組大眾「看不見」的故事,創造觀賞的情境,讓人重視審視、理解、容納社會的邊緣和異類。

更重要的,是社會上的每一個人,包括精神病患,也可以成為藝術家。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