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本木果然是東京新建築的典範。區區幾公頃的土地,便集合了住宅、商場、藝術中心、工作場所等不同機能。只可惜時間所限,母親大人的身體也不太舒服,只能放棄參觀森大樓美術館了,下次有機會才看草間彌生的作品吧。
讓人驚喜的是根津美術館,館子不大,卻很簡約,帶有wabi-sabi味道的設計,旁邊便是一個寂靜而又生機盎然的小庭園。雖然藏品很小,而且都不是精品,然而館子的設計讓我逗留了兩個多小時,靜靜地坐看陽光的折射變化。
經過同潤會青山公寓的舊址,總算是親眼看到安藤忠雄這都更計劃是如何落實的。至於表參道之丘,可能是商業味道太重了,提不起我細遊的興趣;反而走過表參道之後,來往根津美術館的那一段小道,才更有設計和時髦的興味。
晚上來到原宿,在附近的西武買了些串燒、燒賣、冷麵和鯖魚回酒店,權充晚餐,明天一早要到江之島了。
決定在新宿乘專車往江之島。新宿車站真是好大,一共有16條線都會經過,難怪村上春樹寫《沒有色彩的多崎作》的時候,花了不少筆墨描寫這地方,讓人直面東京都市冷漠生活的車站。
到了江之島,和東京是完全兩個不同的世界:寧靜、充滿海岸都市的陽光氣色,島上商舖賣的都是沙灘服飾,居民的皮膚都是黝黑的,還有無數的快艇和帆船在海飄流,海風吹拂,甚是愜意。
島上遊人如鯽,有本地的、也有來自台灣和歐美的旅客,有不少都拖著Poodle和歌基狗狗在島上閒逛。
午餐後,我們搭乘江之島電車前往鎌倉,一睹古城風貌。沿途風景優美,和車軌邊的民居只有數步之遙,有不少龍友在拍照。沿著海岸線行走的電車,鱗次櫛比的民居一覽無遺,在陽光的映照下,顯得份外醒目。
去鐮倉一定要去拜訪鶴岡八幡宮!作為幕府時代,有著千年歷史的神社,還有鐮倉市的橫街窄巷,都會讓人快活不知時日過(還找到了漂亮的姆明織巾!)。
晚上回到原宿便是shopping的時光囉。買了Porter袋、Lacoste鞋子和BEAM袋子。
第五天基本上沒有去什麼特別的地方。原本想去明治神宮的,但當日新聞說公園發現有登革熱的蚊子,只好改變行程了。
於是去代官山一帶的商店和住宅區走走,經過大使館街和蔦屋書店,原本想買一本講東京規劃的書,可是想一想家中的書實在太多,最後還是打消念頭好了(而且也不懂日文啊)。
寫多一兩句的觀察吧。東京和京都真的很不同,在東京已經很難找到京都的職人精神了,然而不論是的士司機、傳單員、服務員、售貨員等,都是十分認真地對待自己的工作,很有敬業樂業的精神。
在東京鐵路的車廂內,已經有很多的低頭族了,不過,比起香港,還是有不少的日本人是看著書本、讀著報紙而不是在弄著手機跟IPAD。
還有就是,東京的房價讓我想像的便宜啊。就城市規劃的角度來講,真的是十分吸引!可惜不懂日文,根本沒有可能找到工作,還是算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