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領和藍領,過去二分的工作階級,終將會被棕領階級所取代。
如果說穿白襯衫的是白領標誌,穿藍工衣是藍領的特徵,棕領所代表的,便是依附土地,依賴社區的在地青年。
過去被瞧不起的工作,快將消失的技藝,將會越來越受到重視。例如在荷蘭,便有「馬蹄技術專家」,一位16歲的少女樂蒂,便因為喜歡騎馬,便入讀荷蘭的馬蹄鐵工課程,還在畢業之後開創自己的公司,名為「樂蒂的馬蹄鐵桶」。
還有「荷蘭木匠學校」。荷蘭對技藝一向有基本的尊重,創辦於1929年的職業學校,專門培養家具製作、木船製造、古董復原及室內設計等專業人才。整個學校的教室,都充斥著打木頭和砂紙打磨的聲音。25歲的由利安,便是因為喜愛木工技藝,毅然放棄醫學院的學習,轉投木匠學校,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建造屬於自己的木船。
假如香港要繼續發展,是金融地產旅遊主導一切,還是容許棕領階級打出一片天,重新發現在地社區經濟的價值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