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區工作可以是什麼

「傘落社區」,地區工作因而重新獲得年輕人的關注,在蛇齋餅糭以外,還有什麼可能性?

沒有聖經依循,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;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,日本的經驗也是可以借鑒的。

山崎亮是日本的社區設計師,進行過不少社區規劃,主要都是一些由居民參與及決策的案子,都很值得香港參考。

香港的公園經常被戲謔為「不准公園」,康文署的管理更是讓公園的公共性大打折扣。我們是否可以顛覆公園管理的看法呢?在日本兵庫縣的有馬富士公園,便是一個由使用者創造和管理的公園。NGO及各種社團,都能夠在那裡組織與舉辨活動,也可以把有關物資寄存在公園中心,不用考慮物資不足的問題,所以很受當地居民的歡迎,由2001年的四十萬人次,慢慢增加至2006年的七十萬。

由使用者主導的社區設計、重視社群承載力的社區營造、與重視社群連結的社區小組組織,都是地區工作擺脫砸資源鬥人脈宿命的重要方向。

有馬富士公園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