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社會運動

小熊英二是這樣理解「新社會運動」:
1)年輕人厭惡進入朝九晚五的生活,呼喊「推翻體制」,追求廣義的「自由」;
2)代議民主制成為批判的對象,運動以「直接行動」進行訴求,因為他們是不可能在議會取得多數的少數派;
3)其形態大多為遊行或靜坐等非暴力行動,或訴求自由的音樂與文化活動,但也有部分演變成恐怖主義行動;
4)與過往勞工運動不一樣的地方在於,比起在議會通過相關法案等戰略,行動者重視的是「展現自我」。

很多地方和香港相似,但有趣的是,兩地的社運傳統其實有很大差異,尤其是相對於日本較強勢的共產黨-反戰-和平主義-知識分子-學生菁英自我犧牲的傳統很不同。未有具體想法,但似乎是可考究比較的方向。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