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賣書捐錢] 小思老師的散文集《一瓦之緣》,是認識日本文化細緻之處的良伴。
點題的首篇散文,說的是一千兩百年前,日本和尚空海,為仰慕大唐文化而遠道去到長安,帶著中國的佛法和文學回到京都,結下與青龍寺的一瓦之緣。
小思老師一九七三年在京都學習之時,適逢西安剛發掘到青龍寺遺址,日本京都市市長又訪問西安,於是西安市政府便把一片寺瓦贈送給京都市東寺,小思適逢其會,有幸見證當時的中日文化交流展。
當年在日留學的外國人不多,據小思老師憶述,在京都川端町的京大宿舍,就只有一位法國人、一位德國人、三位臺灣人和唯一的香港人—小思老師。
她談到當年在永平寺坐禪與誦早課,在寺中廿四小時不說話的痛苦經驗;又憶及與唐君毅老師南禪寺聽泉吃豆腐葉,教導「泉聲說法」的往事。從此以後,京都就與小思老師結下不解之緣。
多謝小思老師,令我重新認識京都作為千年古都的歷史意義,讀到有關安藤忠雄的段落,「不懂陰,便不懂安藤忠雄」,在幾星期前在豐島美術館內信步而行,望著陰霾密佈的天空,想的卻是老師此句散文結語。
她又談到瀨戶內海的直島,一個只有三千五百人的界限村落,因有福武總一郎與「民家計畫案」而重生,可惜旅程時間所限,未有細遊本村農協地區。「重生」而不是「活化」,遊客與居民各安其位,大抵是保育真偽的最佳指標。
定價五十元,先排先得,港島站地鐵沿線交收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