賣書捐錢week10─人文文本

 

#人文文本 #李歐梵 #賣書捐錢

較年輕的朋友可能不知道李歐梵先生;如果你喜歡文學、電影、建築與音樂,他可是不能不懂的一位大師。

大概在念研究院的時候看最多李歐梵的散文。最讓人感受深刻的,是他與後來患上憂鬱症的妻子李玉瑩的相遇與相處,《過平常日子》所記的生活點滴、爭扎與迷惘,平凡卻也真實。

李氏愛看電影,幾乎所有的電影經典他都看過,在台灣唸書的時候寧願蹺課也不能不看電影。從他的文字,我認識了英瑪褒曼(Ingmar Bergman)與安東尼奧尼(Michelangelo Antonioni)兩位電影大師。2007年兩位電影大師雙雙去世,香港電影節選播兩位的電影,記得那時幾乎天天都看電影,李歐梵先生的散文成了我理解兩位電影大師的入門必修課,那一篇有趣的《天堂的對話》。

回想起來,李氏對人文的理解,也影響我對建築和公共空間的價值觀。由香港中央警署聯想到福柯與邊沁,滬港台三城記到香港的擠逼文化與功能主義掛帥的空間,form is function與form follows function的爭辯,創意文學歷史該如何編織城市肌理,在當時(2007-09年)都是超前的討論。

還有他的老本行:文學評論。文本解構可以是經典劇本如《奧賽羅》與《遊園驚夢》,也可以是電影《西線無戰事》與《英雄本色》,當然漫談魯迅余英時卡夫卡伍爾芙等也是手到拿來。讀李歐梵先生的散文,就如同享受一頓人文知識的盛宴。

定價五十元,先排先得,港島綫地鐵站交收。

No automatic alt text available.

 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