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 既然寫不了評論文章,不妨集中地寫一 … 閱讀全文
作者: loong5
沒有農地的「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」
施政報告提出將制訂「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 … 閱讀全文
極端天氣下的香港河川營造想像
8月底颱風「馬鞍」襲港,風力不算特別強大 … 閱讀全文
發展地區產業 培育地方創生
政府早前發表顧問報告,建議大嶼山應發展「 … 閱讀全文
全球糧食危機的黑天鵝
烏克蘭與俄羅斯的戰爭陷入膠著狀態,香港人 … 閱讀全文
水淹危機下的城鄉郊共生想像
全球暖化的水淹危機,已經逼近香港。本欄《 … 閱讀全文
香港水淹危機日增 深度去碳刻不容緩
根據土拓署剛發表的研究,全香港有26個地 … 閱讀全文
農業不只是水耕 在地能惠及社群
香港第五波疫情嚴峻,最新模型預計感染人數 … 閱讀全文
民間明日大嶼之一:梅窩社區營造芻議
明日大嶼已經進入環評研究概要申請的階段, … 閱讀全文
可持續農業與新界北發展
新界北發展被重新推上議程,對於不少殷切寄 … 閱讀全文
社企民間高峰會一記
去年的社企民間高峰會,我以講者身份向參加 … 閱讀全文
從氣候峰會減煤失敗看氣候公義
簡稱「COP26」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 … 閱讀全文
今日祖堂 明日大嶼 後日糧乏?
施政報告提出設立「北部都會區」,並研究放 … 閱讀全文
大嶼人工島連接路的「危」與「機」
今年年中,政府批出明日大嶼「中部水域人工 … 閱讀全文
氣候危機席捲香港 2030水淹全城?
IPCC(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… 閱讀全文
還有十年
十年時間,足夠讓一個城市衰亡,也可以令整 … 閱讀全文
由旅遊發展到地方創生──以大嶼山為例
上月中,傳媒揭發一宗南大嶼郊野公園的非法 … 閱讀全文
社區營造為什麼這樣難
第一,是動機。為什麼想搞社區營造呢?可能 … 閱讀全文
從農業優先區看社區營造
農業園正式動工,在蕉徑耕作多年的租戶被迫 … 閱讀全文
在爭取平反和拒絕遺忘之外
「平反六四」 我不是維園的常客,每次聽到 … 閱讀全文
大嶼山人想要怎樣的明日大嶼?
「明日大嶼」5.5億的前期研究撥款毫無懸 … 閱讀全文
觀月
這天月亮距離我們家很近,就在樹梢面前似的 … 閱讀全文
做咩咁睇唔開搬入大嶼山 – 耕讀生活
在鄉村找地種植不易。因為希望可以養成習慣 … 閱讀全文
做咩咁睇唔開搬入大嶼山 – 孤立
極權最可怕的地方,是個體的極端孤立,於是 … 閱讀全文
做咩咁睇唔開搬入大嶼山 – 牛肉米
1)多年前還在堅尼地城住的時候,星期六最 … 閱讀全文
做咩咁睇唔開搬入大嶼山 – 離地生活
1)「離地」是香港最流行用來批評人的詞語 … 閱讀全文
做咩咁睇唔開搬入大嶼山 – life project
1)上次寫這系列的散文,已經是去年聖誕。 … 閱讀全文
後2047以糧食自給為中心的農地規劃
大幅度提升農地的生產力及生產多樣性,包括鄉郊農地進行生態耕作、有機耕作、常規耕作的比例,城市公共空間進行水耕、魚菜共生、社區園圃、屋頂農場的比例,甚至乎與政府推動太陽能發電的政策配合,思考農電共享的比例等,這些都是從一個比較宏觀的角度,思考多樣化的農地規劃,從抵禦全球暖化以至地緣政治震盪的城市韌性出發,取代現時農地只能變棕地、棕地最後只能起屋變貨櫃場的線性發展邏輯。
空間土地抗爭的點線面-以農業社區為例
高壓的政治氣氛讓不少港人萌生移民念頭,筆 … 閱讀全文
黃色經濟圈與糧食自主 —以古巴Organoponicos為例
古巴的數據不容易收集,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估計,由Organoponicos為骨幹的糧食生產系統,由145000個小農場、385000個花園園圃(huertos)、6400個城市園圃及4000個高產量的合作社農場Organoponicos所組成,覆蓋33500公頃的國土。這種由城市、而不是單單依賴農村生產多樣性作物,農產品直接farm-to-market甚至farm-to-home的農業社區生活方式,已經是古巴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,亦是組成該國糧食自給生產的重要基礎。
疫症下的農業新想像
疫情持續下,有不少評論都擔心全球糧食供應 … 閱讀全文
系統性危機下的產業新常態
武漢肺炎是否會演變為全球金融危機的黑天鵝 … 閱讀全文
由大米供應到草莓生產
武漢肺炎肆虐,「盲搶糧」成為全球現象,如 … 閱讀全文
沒有糧食儲備的農地產土儲
財政預算案宣佈會在今年第二季正式引入土地 … 閱讀全文
由疫症反思即食餐桌文化
相信今次新冠狀病毒疫情其中一個給人最大的 … 閱讀全文
社區設計如何種出永續番茄品牌
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與華南海鮮市場有密不可 … 閱讀全文
社區設計不是什麼
不是所有在社區進行的項目都可以稱為「社區 … 閱讀全文
做咩咁睇唔開搬入大嶼山 – 年結
1. 久未更新,社會環境固然是一個理由, … 閱讀全文
從社區設計角度看黃色經濟圈
已經有無數黃色經濟圈的評論,先定義一下我 … 閱讀全文
重奪區議會主導權後可以做什麼
區選一夜變天,全港除離島以外,十七個區都 … 閱讀全文
四問黃錦星與陳肇始局長
1. 既然黃錦星局長信誓旦旦二噁英由燃燒 … 閱讀全文
催淚彈會影響空氣質素嗎?
我們是否可以使用環保署空氣質素監測站的數 … 閱讀全文
香港二噁英來源及可接受濃度
環保署一份研究文件表列香港二噁英來源(見 … 閱讀全文
屋頂農場的社會及環境效益
農業在香港有什麼價值?一般理解就是提供糧 … 閱讀全文
租置借屍還魂 首置火上添油
究竟政府的房屋政策是否「托市」?其實不用 … 閱讀全文
警察國家時代退守鄉村的戰略意義
香港整個城市的管治已經進入「警察國家」的 … 閱讀全文
從左派與右派看擠塞稅
剛結束的長遠減碳策略諮詢,除了呼籲從內地 … 閱讀全文
向學生學習不服從的勇氣
在香港推行政策倡議,一直以來有一個死胡同 … 閱讀全文
減碳是懲罰住在偏遠地區的人?
大家這兩個月參與遊行的次數,可能比過去數 … 閱讀全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