除了買樓 還是買樓 樓宇管理困難,當然是合作社建屋沒落的其中一個原因,但香港的房屋供應愈趨單一,政府只着重興建公屋,而發展商則主力興建私人住宅,在樓價平穩和經濟增長迅速的年代,這種由公屋到居屋、進而到私樓的房屋階梯模式,或許在穩定社會的角度而言是必需的;另一方面,強調置業階梯乃唯一出路的意識形態,亦大大加強鞏固私樓的需求,促成香港樓價只升不跌的神話,其他另類住屋模式,尤其是未能轉化為投資商品的私人廉租屋和公務員合作社,被邊緣化也是自然而然的事。